观看记录
  • 我的观影记录
登录
孕期“无收入”被离婚:这个时代,女性该如何应对焦虑?

孕期“无收入”被离婚:这个时代,女性该如何应对焦虑?

近日,曹云金唐菀离婚的动静在微博上闹得沸沸扬扬。回首起来,这段婚姻仅仅维持了一年多便走到了终点,两人也别离发了声名,诠释了离婚的前因后果。

曹云金给的来由是两边因性格不合决议分隔。可是,男方的掮客人面标的目的媒体时提到“小孩的扶养问题上,协商成果是两边配合扶养,因为二人成婚以来,一向都是男方在养家,女方无收入。”

面临此番讲话,有网友站出来暗示,全职太太的确是“全球最危险的职业”。

其实早在5月,两人在加入真人秀综艺《我家那小子》时,节目中曹云金就在强调“只要花了大钱都是我的”,似乎还对本身有时辰多支出一些感应不服气。

唐菀在和曹云金成婚前曾参演过《人平易近的名义》,扮演了查察官林华华这一脚色,因电视剧的热播,她的事业也垂垂有了更多起色,但恋情曝光后,她选择了恋爱、成婚生子。也是以事业大受影响。

在2018年播出的某档综艺节目中,唐菀曾透露,为成婚生子,与掮客公司交恶,掉去了大量工作机遇。

再看看此次离婚风浪中女方的说法。似乎对当初的选择也有了一丝丝遗憾。“婚后抛却事业全身心投入家庭是我小我所愿,可是我发现一味地支出不一定能换来谅解,怦然心动的恋爱也不克不及一向保鲜,所以很遗憾。”

网友们的表达就纷歧样了,有替唐宛不值的。

也有联想到自身婚姻事业双重夹击时的焦炙的。

这让我们不禁想到,女性踏入社会后到了必然春秋,总会晤临一系列独有的困境,陷入重重焦炙:成婚怕影响事业,怀孕要担忧丈夫是否会孕期出轨,坐月子还可能被嫌弃变丑、充公入等等。

后台也有粉丝给我们留言说:“作为女孩子,我感受从小到大的人生都被焦炙支配:小时辰出去玩被怙恃教育女孩子不要疯跑会焦炙,念书的时辰总被暗示数理化必然学不外男孩子也令我焦炙,比及了适婚适孕春秋,感应焦炙的时刻就更多了……”

似乎女性比拟起男性老是加倍轻易焦炙,这是真的吗?我们能如何更好地应对这些焦炙?

我们曾经会商过良多次焦炙,现在被称为“时代病”的焦炙,与我们所处时代充溢的不确定感互相关注,比拟怙恃那一辈,我们的糊口面对了更多的选择与未知,身处此中我们感触感染到的并不是更多自由,往往是一种消极的无限无尽感。如传授O’Conner(2017)所说,焦炙恰是滋生于这“实际与可能”、“当下与将来”之间的不确定。

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感触感染过焦炙,不外,分歧的人对于焦炙的体验倒是十分分歧的。

有些人感触感染到的焦炙,是身体上的不适(WHO, 2009; Testa, et al., 2013),好比头晕、眩晕等神经症状,或是胃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的症状,心跳加快、心悸等心脏不适等。还有些人感触感染到的焦炙则更多是精力上的,好比坐立难安、易被惹怒、老是陷入在不健康的怀旧之中、注重力无法集中等(Smith, 2008)。

糊口中,我们似乎老是能听到更多的女性埋怨/描述本身关于焦炙的体验,那么,女性真的更轻易体验到焦炙吗?诸多研究数据显示,谜底或许是必定的。

2016年,美国焦炙和抑郁协会(Anxietyand Depression Association of America,ADDA)显示,在全球规模内,女性被诊断为焦炙症的可能性是男性的两倍。2011年英国一项关于普遍性焦炙(GAD)的研究显示,女性比拟男性更易感应焦炙,女性有更多焦炙不安的设法,包罗对健康的焦炙、对形体的焦炙、对社交的焦炙等,“她们更相信良多担忧是本身无法节制的,同时她们也认为担忧、焦炙是需要避免的。”此外,多项对美国、巴西、欧洲等国的研究显示,在社交焦炙障碍患者中,女性患病率均显著高于男性 (Sun& Wang,2015)。

1. 心理原因

多项研究都显示男女的大脑对压力的反映可能有所分歧,而最新的一项关于压力反映的研究为此供给了新的证据,研究者Valentino博士暗示,尝试证实比拟于雄性小鼠,雌性小鼠的大脑对于促皮质素释放因子(Corticotropin Releasing Factor, or CRF)要敏感得多,CRF影响着大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它会在碰到压力时激活,让人有唤起(arousal)、警戒的感受。”

除此之外,荷尔蒙的男女差别也是女性更易感应焦炙的原因。一些研究表白焦炙与激素孕酮有关。对于经期前感应焦躁不安的女性来说,孕激素的增添改变了大脑中按捺焦炙的受体功能的正常阐扬(Zukerman,2011)。对于产后女性来说,孩子出生后体内荷尔蒙的猛烈转变也可能是焦炙的根源。

但,心理差别还不是男女焦炙程度差别的全数原因,社会文化情况与家庭教化也起到了主要感化。

2. 社会情况原因

a. 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遍及接管的对一个群体的固定印象与成见”,社会中存在着四类对女性和男性的刻板印象(Planned Parenthood, 2007):

性格特质。例如认为女性应该是温柔的、情感化的,而男性是顽强而有侵略性的。

家庭行为。例如认为女性应该赐顾帮衬孩子、承担家务,而男性则应该赚钱和做家庭中的补缀工作。

职业。例如认为女性适合担任“赐顾帮衬者”的脚色,如教师护士等等。而男性适合做带领人的工作。

外表。例如认为女性应该苗条且有线条。而男性应该长得比女性高、有肌肉等等。

这些社会中的刻板印象对女性糊口所发生的影响往往超乎我们的想象,人们秉持着刻板印象对身边的女性进行“理所当然的要求”,往往当作为了女性的一种焦炙源(此中不仅有他人,也有良多女性本身会用刻板印象来要求本身)。

好比,在我们曾经一篇关于女性职场焦炙的访谈中,几位女性受访者都暗示在备孕、怀孕与养育孩子的阶段,担忧本身无法同时兼顾事业与家庭,感应十分焦炙。现在社会对于女性在职场上的要求已经和男性几乎平等,但与此同时,家庭的责任仍是会更多地压在女性身上。

此外,功德业对于女性在社会评价中的影响也不像男性那样正面,反而极其微妙,好比“事业女强人啊,那她家庭必然很不幸福吧”,我们依旧能听到良多近似这样的评价。

b. 性别歧视给女性带来更多压力

除了刻板印象,社会糊口中的性别歧视也为女性的糊口带来更多压力与不确定性。

上宿世纪90年月,乔安妮·凯瑟琳·罗琳为了可以或许让手稿得以出书,承诺了出书社将名字改得更“男性化”的要求,J.K.罗琳与《哈利波特》系列才得以家喻户晓。直到今天,高校招生与职场雇用中歧视女性的案例依旧不足为奇。

值得一提的是,职场歧视的环境并不跟着女性的学历转变而有所分歧。2016年The Wall Street Journal对美国446类职业的收入环境进行调查后发现,良多职场女性精英的平均收入远低于她们的男同业,高学历女性的环境尤其严重。

而这些歧视性的政策、事务甚至“潜法则”当作为了女性当作长道路上的障碍,也让女性不得不面临更多(潜在的)压力,发生更多担忧、焦炙的设法。

c. 文化偶像等社会影响

比起那些真正自力自傲的女性偶像形象,现在更多的文化偶像依旧是合适传统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甚至是“物化女性”的。好比媒体中大量身段姣好的女性偶像,倡导“汉子出轨是因为女人不敷美/贤惠/会忍耐”的文假名人等等,影响着良多女性对本身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而这样的要求一旦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实现,就会当作为良多女性心中“实际与抱负”的冲突,担忧起“达不到要求会给本身带来的负面影响”。

3. 家庭教育的影响

在家庭中,怙恃倾标的目的于教诲女孩子“宿世界是恐怖的、布满危险的”,好比在孩子们想要玩耍时,怙恃会加倍鼓动勉励男孩自由地摸索,而会对女孩叮嘱要“注重平安”。

此外,孩子很小时,家长就倾标的目的于低估女孩的能力,认为女孩更需要被帮忙和庇护。研究显示,和男婴相处时,母亲会更多时候看男婴独自玩耍,而和女婴相处时,母亲则会花更多时候拥抱女婴。

这种教化模式对女孩当作年后应对压力的机制有着主要影响,当作年后的她们加倍不知道该如何面临压力,垂垂发生一种“宿世界很危险,我没有能力应对它”的感触感染,变得加倍自我思疑和焦炙(Romm, 2017; Sandberg, 2013)。

与此同时,也有良多女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听话、温柔、驯服,当作长过程中心里真正的需求被持久压制,也更轻易让她们在当作年后发生心里与实际的冲突,陷入焦炙不安。

1. 试着给焦炙打上准确的标签,

找到本身的真实设法

在你有焦炙设法(anxiety thoughts)的时辰,先给你的设法分类、打上标签。

你需要区分,这个设法事实是社会强加给本身/女性身份的,仍是发自你的心里。好比作为一个“大龄未婚女青年”,或许你感觉晚婚是你本身的小我选择,却在四周逼婚、歧视的声音中,为本身没有成婚对象而感应异常焦炙,此时你需要安静下往来来往区分,你所真正担忧的到底是什么?急着寻找成婚对象是外部强加给本身的,仍是本身真实的设法?

不要让本身和本身的设法绑定。把你的设法算作很多颠末你大脑的数据,它会受到良多分歧身分的影响,我们应该有选择地去相信本身的设法。这样的过程可以或许帮忙你避免被设法自己困住,而让你对“我在做什么”、以及“我为什么会有这些设法”的过程更有觉知。从而你也许可以意识到,是不是有其他更客不雅安然平静的体例来对待此刻的处境。

2. 许可本身拥有焦炙的时刻

在感应焦炙的时辰,不要立即简单粗暴地对本身说“不要再焦炙、不要去想了”,而是把焦炙的工作写下来,列当作清单(Smith et al., 2016)。在写的时辰,不要去评判你的念头,而是纯真地记实,并告诉本身:先不忙着焦炙,回头再看这个票据。这个做法的益处是它打断了你沉浸在焦炙中的状况,同时也没有一味地压制本身的焦炙,而是进行恰当的表达。

此外,你也可以有一个记实安然平静表情的清单,写下那些让你感受很安心很安静的工作,在回首分歧清单/日志时,告诉本身分歧的情感都有它的启事与感化,要许可本身有这些分歧的时刻。

3. 找到主要火伴,尤其是真正的女性role model

在到处可见性别刻板的社会中,女性尤其需要构建本身的社会撑持系统,选择合适的人留在身边,而不是那些撑持性别歧视,一味按照刻板印象来要求女性的人。

而对于女性的当作长道路来说,一位真正自力、自傲的女性楷模(role model)则显得尤为主要。偶像/楷模给人带来的信念感,会帮忙女性加倍果断本身的道路,相信本身的力量,从而不受过多的外界压力的影响。

最后,我们也想呼吁:请每一个个别,家庭、黉舍、企业,甚至整个社会,抱持一种更开放的立场,配合为更多女性楷模的降生缔造更友善的客不雅前提。这样,更多的女性才有更大的力量去匹敌焦炙感,去实现更大的自我与社会价值。

以上,晚安~

Reference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ssociation ofAmerica(2016). Anxiety, Depression, and Co-Occurring Disorders in Women.

Bahrami, F., & Yousefi, N. (2011).Females are more anxious than males: a metacognitive perspective. Iranianjournal of psychiatry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5(2), 83.

Bangasser,D. A., Curtis, A., Reyes, B. A.,Bethea, T. T., Parastatidis, I., Ischiropoulos, H., ... & Valentino, R. J.(2010). Sex differences in corticotropin-releasing factor receptor signalingand trafficking: potential role in female vulnerability to stress-relatedpsychopathology. Molecular psychiatry, 15(9), 896.

O’Connor, P. (2017). Anxiety is a part of humannature. Psychology Today.

Planned Parenthood. (2007). What are genderroles and stereotypes? Planned Parenthood.

Romm, C. (2017). Why Does Being a Woman PutYou at Greater Risk of Having Anxiety? Science of Us.

Sandberg, S. (2013). Lean in: Women, work, andthe will to lead. Random House.

Smith, M., Segal, M., & Segal, J.(2016). How to stop worry. Helpguide, collaborate with Harvard HealthPublication.

Sun, Y., & Wang, W. (2015). Analysis ofSex Dimorphism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Factors of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2016). What’s YourPay Gap?

WHO (2009).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MentalDisorders in Primary Health Care.

Zukerman(2011). Why women get anxious atthat ‘time of the month’. NewScientist.

切换深色外观
留言
回到顶部
首页
手机数码
医疗健康
金融管理
社交情感
无名